“时间银行”名称还能用吗?民政部门工作人员:希望不影响公益服务
日前,中国银保监会发布《关于“中国时间银行”有关风险的提示》,称个别网站发布“中国时间银行上市”等虚假信息,且有名为“时间银行”的移动应用程序(APP)以公益养老为名目开展投资活动。
对此,银保监会表示,从未批准设立“中国时间银行”。以“时间银行”命名网站、APP、微信公众号、自媒体账号等行为,涉嫌违反《商业银行法》《银行业监督管理法》中“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……任何单位不得在名称中使用‘银行’字样”的规定。
【资料图】
此前,民政部官网发布《关于警惕不法分子涉嫌伪造民政部文件等违法活动的声明》。在声明中,民政部表示从未单独或联合印发过《“时间银行”十四五规划(2021-2025)国家战略项目》、《关于设立的实施办法》等5个文件。民政部也从未登记过名为“时间银行志愿者协会”的组织。
由以上公开信息可知,从事相关投资活动的所谓“中国时间银行”已涉嫌违法。与此同时,在社会上也还存在相当数量的以“时间银行”命名的机构和组织,他们的合法性如何,以后还能使用“时间银行”这样的名称继续开展活动吗?
九派新闻记者通过梳理公开信息发现,我国北京、南京、青岛、成都等地积极探索“时间银行”互助养老服务模式,将储蓄和激励机制引入养老服务中,运用互联网、大数据、区块链等技术,走出了一条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的养老之路。
因为养老问题归口民政部门管理,九派新闻记者就“时间银行”名称等相关问题,采访了一些城市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。
青岛市民政局工作人员表示,在“时间银行”养老服务方面,青岛并不是首家,“时间银行”这一平台名称,青岛也并不是最先使用的,在青岛之前已经有很多城市在施行。
南京市民政局工作人员表示,我们政府统一牵头做的养老服务“时间银行”,和假冒诈骗的“时间银行”并不是一回事,两者不能相提并论,不希望因这件事影响了我们原本做得很好的公益服务。
北京市相关工作人员回复,北京市“时间银行”养老服务目前并未正式实施。
相关人士告诉九派新闻记者,一方面法律中规定“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……任何单位不得在名称中使用‘银行’字样”,属于法律范畴对“银行”字样的保护。另一方面,“时间银行”作为推进养老服务发展中的做法,是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,已有4年历史,目前不少城市在学习推广。
“时间银行”“粮食银行”等“银行”字样,到底能否继续使用,是否需要改名?
关于这个问题,中国银保监会、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市场监管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在2022年12月答记者问时曾表示,实际上相关名称完全可以用“宝库”“仓库”等其他名称替换,既满足合规要求,也不影响正常业务的开展。
相关负责人还举例说,浙江等地方已经开展了“两山银行”等摘牌和更名工作,整改进展顺利。相关负责人强调,存在违法使用“银行”字样的主体应主动及时更名。对于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等情形的,可以依法免予处罚。
来源:九派新闻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