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库泄洪,献县泛区该铭记还是遗忘?一篇关于未来和希望的情感倾诉
大家好,先跟各位报平安:2023年8月1日,平安,目前(20:00)洪水还未到达我境内
黄壁庄水库泄洪,加上前天的暴雨,短短两三天时间已闹的人心惶惶,在泄洪区居住,目前来讲,最可怕的并不是洪水,而是一直封闭的水位信息,从前天开始,一直持续到今天,各种措施并行,作为留守人员,通过各大ZF平台,电视新闻等渠道,一直没有看到水位的相关信息(小编所在之处),直到今天下午,通过抖音平台看到有乡亲直播,水已经到达安平境内,预计今晚到达我处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今天下午四点左右,在滹沱河处拍摄了十几秒的水流、水位信息。
关于黄壁庄泄洪也有了相关信息,如果要算,应该算是利好信息,相对而言。(见下图)
2023年8月1日11时,黄壁庄下泄流量减小至600立方米/秒。
同日,同期,同时间,沧州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发布文件,河北启动献县泛区,“牺牲”(不知道这样用词是否合适?)献县四十八村,将洪水分流,保证滹沱河大堤安全。
PS:上述两份文件来源(河北交通广播,侵删)
关于献县泛区:
献县泛区位于县城西部,滹沱河左堤以南与滏阳河右堤以西的夹角地带,故又称滹、滏区。其范围包括饶阳、武强、献县的100个行政村,献县占53个,而自然村为48个,所以历史上称献县泛区为“四十八村”。
今天看各大新闻网站、短视频平台,有一个很重要的话题,应该记住献县泛区、记住献县四十八村做出的贡献,对此话题,小编觉得很沉重,我们应该记住献县泛区吗?到底该不该记住献县四十八村为此次洪灾做的贡献?如果我们该记住,那这四十八村,转移的、抛家舍业的乡亲们又作何感想?对其他地区是保全,但这样的结果,难道不是对他们的伤害吗?或许,有人说灾后有补偿这样的话?这并不重要,只是经历了1996年的洪水灾害后,大家好像没心思去想这些了,谁能忘掉1996年灾后,公开信息中出现死亡超十年以上的人的领取记录?不过,这些到现在都无关紧要,灾情还没结束,洪水还未到达。
最后,根据这几天的新闻总结了一下:
2023年7月31日3时黄壁庄水库加大泄洪量至1000立方米每秒,在此之前分别是600立方米/秒、400立方米/秒、100立方米/秒……,黄壁庄的公开信息都有显示。
2023年7月31日5时,黄壁庄水库加大泄洪量至1600立方米每秒。
2023年8月1日11时,黄壁庄下泄流量减小至600立方米/秒。
从信息可以看出,31日3时-5时,短短两小时内迅猛加大了600立方米/秒的泄洪量,而以1600立方米/秒泄洪持续了29个小时。
此次泄洪,是因石家庄上游来水,加上台风“杜苏芮”造成的特大暴雨影响,关于“杜苏芮”,2023年7月18日 21:32生成,预警信息从7月18日一直延续到今天还未结束。
再次回到一个不懂的问题上,进入汛期以来,为什么黄壁庄水库每年都这样集中泄洪?
我们不懂专业知识,所以求教,按常理理解,水库在汛期和旱期都有水位安全线,进入汛期以来,如果提前放水,到底会有什么后果?请专业人士帮忙计算一下,如果按不构成灾害的流量放水,如果提前泄洪,在当前安全水位线以下3-5米,细水长流,需要多长时间呢?昨天我们科普了滹沱河的相关信息,北方地区,旱期和汛期前后不过一月有余,如果提前一到两个月,给下游放水,好像既能补充地下水、方便下游农业灌溉、美化滹沱河生态环境,就算这些都不存在,水流从泄洪地直到流入大海,也能很好的补充地下水吧?
对于生活在泄洪区的人们来说,抗洪并非1996年、并非2023年,而是每年都有,只不过没有成灾时不被世人所知,今年,我们到底该不该记住献县四十八村?小编不确认,但是,小编觉得,所有人应该记住黄壁庄水库,记住这个放水节点、放水节奏,我们每次看到泄洪新闻的第一眼永远是【2023年7月31日,受冶河上游山西省来水和石家庄市强降雨影响,黄壁庄水库水位已达117.26米,超汛限水位3.77米】。
我们所处的泄洪区,自解放以来,1954年7月,1963年8月,1975年8月,1996年7月和2023年7月分别遭受了洪灾,每一次我们都度过了,有损失,有伤痛,有印记,但大家会一如既往的坚持。相信,这一次,我们也能挺过去,也许有损失、也许有伤痛、也许有印记,但一定能过去,对吧?
只是,由衷的希望,生活在泄洪区的人,这一次对灾害的对抗不是为了应对下一次更大的灾害。
最后,希望、相信黄壁庄水库(上游所有水库)各界专业人士一定能不断优化泄洪方案,在能维持好旱、汛灾情的同时,保持滹沱河生态平衡,更好、更全面的发挥好水库的重大作用,谢谢。
最后那一段,写的是那么多余。
关键词: